01
在长三角主要城市中,上海的地位毋庸置疑,妥妥的一哥。
至于老二之位,南京、杭州、苏州三座城市间,谁也没让过谁。
论经济实力,苏州当然一马当先,是长三角唯一一座GDP准2万亿城市,但苦于级别太低,人家南京、杭州都是省会兼副省级城市,从行政级别上就压苏州一头。
所以要说谁是长三角的老二,争得面红耳赤,估计也难争出个什么结果。这么混乱的局面下,合肥最近又成功加入了这个辩论赛,让老二头衔的争夺更为激烈。
说到合肥,很多人嗤之以鼻,觉得老二之位再怎么也轮不到合肥,论经济实力,合肥只能位列第7位,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都排在它前头。
论城市级别,杭州、南京、宁波可都是副省级。
从这两个层面来看,老二之位似乎再怎么也轮不到合肥。但合肥有一个优势,且是决定城市未来潜力的关键优势,胜过除上海之外的任何一座长三角城市,那便是科技创新能力。
正因如此,近日科技部发布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直接将合肥推上了老二的宝座,至少是科技创新第二城。
文件提到:
共同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以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依托,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区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网络……
推进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建设,谋划筹建生物医学大数据、系统生物学、纳米真空互联、作物表型组学、光子科学、新一代工业控制系统、智能计算等前沿领域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突破世界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取得重大原创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02
在引力长三角成为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区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网络方面,科技部选取了上海、合肥为龙头,去承担引领作用。合肥与上海摆在了一块。
此外,有人还统计了整份文件各个城市被提及的次数,上海被提及了11次,合肥被提及了6次,而有实力争夺老二之外的杭州,南京、苏州,分别被提及了4次、3次和3次。
可以说,整份文件,合肥的地位被提拔的空前之高,仅次于一哥上海。这让很多人意想不到。
很多人对合肥的印象,仍停留在以前,觉得这座城市是一座普普通通的省会城市,但本号要告诉你的是,合肥的命运自从接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那一刻,就已经改写了。
有意思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当时迁出北京首选的落户地不是合肥,而是河南南阳,后又改为安徽安庆,最终被合肥接纳了。不知道现在南阳与安庆作何感想,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一家企业可以改变一座城市,典型如杭州;一家大学更能改变一座城市,合肥就是代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多牛?
它拥有1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62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拥有1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7个A+学科,学校规模不是很大,但科研实力很强,是典型的学术科研型大学。
它在全球大学权威排名中,在中国的排名,不是第三便是第四位。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助攻下,合肥成为了全国第二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第一个是上海张江,在批复合肥之后,北京怀柔被批复为第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后就是深圳。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助攻下,国家将很多科研机构与国家大科学装置放在了合肥。
数据显示,在已经建成的22个国家大科学装置中,合肥占了6个,位居全国首位,北京都只有5个。
在十三五规划新建的16个大科学装置中,合肥占了2个。
已建成的和在建的共计38个大科学装置,合肥居其8,领跑全国所有城市,北京占7个,上海占5个。
这些科学研究机构与大科学装置进一步提升了合肥的科技创新能力。
正因如此,在科技部发布的这份《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中,合肥才能够成为和上海并列的长三角科技发展引擎。
03
科技为合肥的经济、产业赋能,再加上合肥的当局者眼光独到,这些年一系列新兴产业合肥都踩准了点,让合肥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比如合肥精准地踩中了小家电、芯片、半导体(长鑫/兆易创新)、京东方、蔚来汽车、大众汽车(国轩高科)等节点,丰富了自己的产业,让自己有了强大的抗击打能力,并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
数据统计显示,过去十年,合肥在GDP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资金总量增速、财政收入增速、进出口总额增速、常住人口增速、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等多个维度的综合排名,在内地主要城市中,位列第一。
2020年全年GDP数据尚未出炉,不过合肥迈入万亿GDP俱乐部的概率极大。
人口方面,过去十年合肥在瓜分地级市巢湖的背景下,常住人口增幅同样位居全国第一。
经济与人口是城市的最基本支撑,科技是驱动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动力,拥有强大科技创新能力的合肥,未来不可限量。
过去十年,合肥是所有城市中发展得最好的城市,未来十年,合肥依然会处在发展最好的城市榜单中。
如果投资,本号以为,合肥是一座不可错过的城市。
04
网友讨论:
网友:Roy
一个连盒马和山姆都没有的城市就不要吹了。
小编:
盒马很关键吗?
网友:家具人
盒马在奥乐齐前就是土鳖加互联网
网友:Robbie.Mr
合肥GDP破万亿里面多多少少有吞并巢湖功劳 济南吞并莱芜也终于要破万亿了 长春吞并公主岭 西安代管了西咸新区 成都吞并了简阳 杭州吃下了萧山 还有哪些走了合并捷径的城市 欢迎补充
小编:
合肥吞并巢湖那是2011年的事了,主要还是自己争气
网友:Robbie.Mr
集全省资源 外加朝中有人 但这种模式不一定一直拥有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未来可能也就是一个不错的城市
网友:咖啡就大蒜
算了吧,很多自媒体就是人云亦云,合肥吹上天,天津就是墙倒众人推。
网友:可乐哥
大合肥靠的是自己,
小编:
都以“大”自居了有点膨胀
网友:大齐
成渝双城经济圈规划纲要啥时候发布,能预测一下吗?
小编:
2021上半年
网友:晶晶
柠檬精真是酸
网友:朱贺
山东的路过看看,不敢说话